新基金犹自乐观,信心何来?
发表日期: 2008-06-20 00:00:00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王妍
“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正在发行的汇添富蓝筹稳健基金而言,这个时点都是比较幸运的。”日前,汇添富蓝筹稳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苏竞这样表示,“目前市场估值泡沫已经得到大幅挤压,对新基金未来的运作我充满信心。”
这样乐观的话在股票市场走出“十连阴”之际听到,不免叫人眼前一亮。不过,当视线回到跌跌不休的市场中来时,严酷的数字仍在提醒着人们股指下挫至2800点一线时基金所面临的窘境。日前,有媒体统计披露,截至6月17日,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基金的参考单位净值已跌至0.459元,成为首只单位净值跌破0.5元的基金,而单位净值在0.5元至0.6元之间的基金也多达7只,单位净值在0.6元至0.7元之间的基金则多达48只。“六折”基金的大面积出现,充分表明了基金想要跑赢指数的难度。而另一组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更表明,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弱市中也难以幸免。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所有次新偏股基金全部跌破面值,这一数据达到20只,而今年以来总共才有36只基金成立,“破净”次新基金占比超过一半。
这些数字让人们不禁心生疑问,在基金业一番哀鸿遍野的景象面前,是什么维持着新发基金的信心?
其实,从上述基金经理的话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部分基金经理已经看好当前的建仓时机。经过连番下跌之后,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回归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这已经是当前大多基金经理普遍认同的一点。“尽管要做到成功择时难度很大,但现在不考虑抄底的因素,许多个股的机会也已经开始显现。在市场估值水平趋近合理的过程中,新基金通过控制建仓速度及控制仓位等方式,确实相对于老基金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一位基金研究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晨星在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中也佐证了上述看法。在这份报告中,晨星基金研究员分析指出,“近期市场大跌,由于国内没有做空机制,加上老基金可能应变不及,只能被迫承受下跌所带来的净值损失,而新基金则可以通过控制建仓速度来尽量避开这一负面影响;此外,在市场热点轮换之际,老基金换仓存在成本且需要时间,而新基金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从业绩数据上来看,新基金的缓慢建仓也被证明了“是避免系统性风险的最好利器”,同时,在市场相对较低位的时候进场,也成为它们业绩抗跌的原因之一。根据晨星的统计,东吴行业轮动、中银动态策略、兴业社会责任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同为4月份成立的新基金,在6月10日的暴跌行情中,东吴行业轮动、中银动态策略、兴业社会责任的跌幅不超过4%,而浦银价值的跌幅却高达7.12%,这与后者采取了相对较快的建仓策略,同时保持了超过同类平均水平的股票仓位有直接关系。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新基金相对于老基金的短期业绩优势只与其建仓时点相关,并不意味着新基金的投资策略必然更具优势,“新基金等于原始股”的神话更是早已戳破,事实上,上文数据已经证明,次新基金跌破面值者大有人在。
应该说,决定未来基金特别是偏股型基金表现的,仍然是当前影响股市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进一步明朗。但在这一点上,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有基金经理认为,A股的机会已经跌出,部分个股与行业已经具备投资价值和翻转的机会;也有基金投研人士仍然对通胀压力下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能力深表担忧,并进而表示股市难言见底。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至少在市场预期明确之前,盲目地将资金在新老基金间转换并非上策,而适当地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固定收益类品种以及通过基金定投平摊成本,仍然是业内人士所共同推荐的选择。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