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门”后 基金又陷“定增门”

发表日期: 2008-08-20 09:47:54  来源: 四川金融投资报  作者: 陈美
  天音控股定向增发的股份2008年8月18日结束一年的锁定期,但当天的市价仅是增发价的21.67%

  2007年8月6日,天音控股非公开发行股票2405万股,发行价为29.9元,当时基金积极参与了本次定向增发。但在定向增发之后,天音控股在8月10日达到40.18元后便一路下跌。然而让基金更没有想到的是,天音控股定向增发的股份在一年之后解禁时,股价竟然只有3.67元,即使算上复权价,参与定向增发的基金也是深度套牢。

  2007年8月6日,天音控股非公开发行股票2405万股,发行价为29.9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共募集资金6.99亿元,当时基金积极参与了本次定向增发。但在定向增发之后,天音控股仅上涨了3天,在8月10日达到40.18元后便一路下跌到今年4月3日的13.1元。4月11日,天音控股实施10:8的转增方案,经过本次转增后,天音控股2007年非公开发行的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由2405万股变更为4329万股。然而让基金没有想到的是,天音控股随着大盘的深度下跌,定向增发的股份在一年之后解禁时,股价竟然只有3.67元,这一价格相比29.9元的增发价来说,即使算上复权价,参与定向增发的基金也是深度套牢。

  天音控股令基金亏损75.7%

  从当时基金参与天音控股非公开发行的情况来看,安顺证券投资基金认购的数量最多,共达到1044万股。其次是安信证券投资基金、汉兴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汉盛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持有720万股、360万股、225万股和180万股。

  天音控股完成定向增发一年之后,今年8月18日基金认购的限售股正式上市流通。但由于股市的长期下跌,天音控股18日的收盘价仅为3.6元,即便是算上期间10:8的转增股本,复权后天音控股的股价也只有6.48元,是去年29.9元定向增发价的21.67%。如此一来,去年参与天音控股定向增发的5家基金损失惨重。按8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安顺证券投资基金、安信证券投资基金、汉兴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汉盛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损失2.44亿元、1.69亿元、8431.2万元、5269.5万元和4215.6万元,共计损失5.92亿元。如果参与定向增发的基金要想收回成本,那么天音控股的股价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上涨3倍以上。

  同时天音控股的公告显示,三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只基金合计动用了4.2亿元,认购了1405万股天音控股,每10股转增8股后共有2529万股,最新市值只有1.02亿元,净亏损额达到了3.18亿元,亏损高达75.7%,深套程度令人震惊。

  缺乏风险意识 暴露基金短板

  与此同时,记者还发现,基金不仅在天音控股的定向增发上遭遇重创,在中航地产、宗申动力、新湖中宝等公司的定向增发上也是损失惨重。

  资料显示,中航地产2699.5万定向增发的限售股将于今年9月25日上市流通,当初的增发价为24元,昨日中航地产的收盘价仅有7.59元,股价缩水68.38%。宗申动力2500万定向增发的限售股将于今年10月15日上市流通,当初的增发价为19元,昨日宗申动力的收盘价仅有7.67元,股价缩水59.63%。新湖中宝15939.2万定向增发的限售股将于今年9月4日上市流通,当初的增发价为16.06元,昨日新湖中宝的收盘价仅有4.72元(除权价),股价缩水52.99%。金地集团9717.3万定向增发的限售股将于今年8月25日上市流通,当初的增发价为26元,昨日金地集团的收盘价仅有6.84元(除权价),股价缩水47.38%。

  由此看来,去年的牛市行情促使基金无视发行市盈率的高低,大量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而一年的封闭期,又使得基金在之后股市的大跌中无法卖出来规避风险。于是我们看到,去年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基金,在经过限售期后,都已经是深度套牢了。

  注重投资策略防范此类风险

  和普通股票投资行为不同,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一般都有12个月的锁定期,所以参与定向增发一般被看作是长线投资。基金在定向增发上的连连失败,使投资者更加怀疑基金的投资能力,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

  兴业证券分析师徐幸福认为,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从去年的投资策略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当时的市场走势和预期很好,对公司的估值水平和未来业绩也认为还有上涨空间,可以说当时参与定向增发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方案。同时,当时的牛市也让基金在定向增发上的投资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成分,加大了基金看不清楚未来的因素。当然,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对于投资者如何防范这样的风险?徐幸福认为,投资者还是要注重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如果一只基金投资定向增发的额度占基金净值较高,或在弱市中仍以较高比例的参与定向增发,那么投资者就应该规避。"此外,徐幸福还认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综合投资能力,不能只因为在定向增发上的投资失败而全盘否认,要综合权衡风险和收益,进行合理投资。

  德圣基金研究所分析师江赛春也同样认为,去年基金参与定向增发是符合当时市场预期的。"投资定向增发是基金投资项目的一部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可以说所有的基金都在做定向增发投资。"而对于定向增发有一年的锁股期,基金是否对期间可能的风险有考虑?江赛春表示,这一年市场的变化确实太大了,不论是基金还是其他投资者,相信都没有预料到一年后市场会如此低迷。因此,基金投资定向增发的失败,不能片面地从事后来看。同时江赛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基民很难防范此类投资风险,更多的是在市场转折后,考察基金在近期的表现。总体来说,投资者还是要综合考虑基金的投资策略。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