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评家摇身变阳光私募 亏损近七成

发表日期: 2008-11-06 16:20:11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屈红燕
  自赵丹阳2004年在漫漫熊市中引入了以信托形式发行的"阳光私募"以来,"阳光私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信托公司的平台上纷纷设立。但是,因为"阳光私募"的投资顾问水平不一,鱼龙混杂,一些"阳光私募"在熊市中因为缺少必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导致净值亏损严重,甚至某些曾红极一时的股评家所管理的"阳光私募"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亏损接近70%。熊市暴露了部分阳光私募投资能力不足,业内关注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能力,提出要把不合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挡在股市门外,不要让"阳光"成为其招徕投资者的噱头。

  近一年的"阳光私募"运行状况清楚地显示,从基金、券商等正规机构出身的"阳光私募"表现了比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而一些曾经的股评家虽然曾言之凿凿地指点过股市,但投资能力却表现比较差。根据相关信托公司的披露,表现相对较差的一"阳光私募"产品从去年12月20日成立以来,到现在单位净值已经从100元跌至32元,跌幅接近大盘跌幅;还有一"阳光私募"产品从今年年初成立至今跌幅达到45%,本金大幅损失,专家理财的特点尽失。资料显示,这两位阳光私募的管理人均曾经是股评家,其中一位曾在上世纪90年代开了几家工作室,后来跟随其投资的投资者亏损累累,因监管部门不批准其的股评资格而轰动一时。

  同样,在"阳光私募"的运作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合规之处。比如,比较常见的是,一些"阳光私募"会通过其博客或者在公开场合对个股进行点评,其中必然隐藏着道德风险,因为该行为可能导致广大受众成为其抛售股票的"接货者",违背"做的不说,说的不做"国际原则;还有一些"阳光私募"的核心股票池并没有严格保密,容易造成"阳光私募"投资者的利益被白白输送掉,因为投资是一个严重依赖信息的行业,如果提早泄露股票池信息,可能导致"阳光私募"看重的股票价格高企,侵蚀投资人利益。

  业内人士认为,"阳光私募"以追求绝对收益为行为导向,其队伍的壮大对于改变股市投资者单一,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熊市不期而至,一些问题开始逐步暴露,也向各方提出如何把关"阳光私募",在"阳光私募"成立之前对其管理人资格和能力做出审慎的判断,在"阳光私募"成立之后,对其持续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给予持续的关注。

  阮杰:从散户到私募

  "咱们西部地区第一只股票型私募基金被深国投批准了。"阮杰沉稳淡定地告诉记者。对于阮杰来说,这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他正是这只基金--"深国投•鑫鹏1号"的掌门人,但他那张典型的西北人的脸上,像以往一样平静。

  阮杰,散户出身,现在他被熟悉的股民称为"炒股比赛专业户"。因为,他在参加全国和地区性举办的十几次实盘炒股比赛中均进入前三名,其中10次勇夺冠军。

  记者记得不久前见到阮杰时,他刚刚从深圳举办深国投•鑫鹏1号推介会后回到西安。"第一次去深圳推介西部地区的首只私募基金,没有想到投资者认购的意向这么踊跃;如果加上西安大本营,投资者已有几千万认购资金,深国投•鑫鹏1号私募基金5000万元的最低规模肯定能达到;再加上我还要认购一部分,基金的规模基本过亿元。"这是阮杰一段兴奋和自信的开场白。如果第一期运作得好,深国投•鑫鹏2号也将会很快发行,阮杰向记者透露。

  十年巨变。十年前挤入散户大厅炒股的阮杰,没有任何专业背景。

  从散户到身价过亿

  学中文出身的阮杰,1988年辞去了教师的职务,从安徽来到西安经商。

  阮杰做过很多生意,现在唯一还在经营的,是1991年在陕西创建的"读来换去"读书会,主要经营图书期刊租赁、发展连锁加盟。不过,他早已不再过问这些事了,目前主要由他的妻子打理。

  1996年,阮杰和大多数股民一样,带着好奇心踏进了股市,在散户大厅中每天看着大屏幕显示的报价,填着人工委托单进行买卖。

  "我可不是天生会赚钱,刚进股市时,我也是一再赔钱。"阮杰坦言,他在最早携20万元入市的4年里,亏多盈少、屡败屡战,直到2000年,情况才开始改变。

  多年经商的经验让阮杰意识到,经商是在适应环境的变化中赚钱,炒股也一样,要选择自己的投资方法和策略。"从1996年到2000年,我一直在摸索炒股的方法,也手工画过K线图,算成交量和经常揣摩庄家的操作风格。那些年每个周末都要抽出一天的时间继续看盘和选股票。"阮杰说。

  阮杰进入股市突然发现了最令他痴迷的事,他沉浸在各种数字和图表中,乐此不疲,无师自通。为了能在股市赚钱,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阮杰,自学了计算机C语言等编程程序。经过了艰苦研究、各类上涨股票走势和成交量关系,终于通过计算机的无数次验证,他最终编辑出一套自己的操作体系,并命名为"实战赢家",也形成一些独特的买卖信号指标。这个系统到现在还在市场出售,多年来成绩不菲。

  对股票K线技术指标的精通掌握,这是阮杰最为自豪的一点,经常出现在最低点买进在最高点卖出的经典操作。他对自己炒股风格定义为:"把握趋势,波段操作,中线选股,短线进出。" 一直到现在,阮杰在股票上的勤奋专注,得到他所创立的鑫鹏投资公司员工的公认,"阮总一般早上8点就来到公司,主要是看报纸和在网上浏览当天的证券信息。晚上也是回家最迟的,一直还在分析大盘走势和挑选股票。"

  当然,阮杰还有一个独特的方法,就是通过对目标股票进行打分来设定自选股。"对强势个股的选择是从基本面、消息面与技术面的相互印证中得出来的,基本面必须要有技术面的支持,消息面也要在技术面上有所体现,再根据个股的K线图和量价关系以及盘口态势的把握适时介入。"阮杰说。

  他说:"如果满分是100分,通常技术面占50分、基本面如行业、负债、现金流、收入增长等共占40分,消息再占10分。我买的股票从来都是自选股中的股票,都是经过我仔细打分比较的,一般不会听消息乱买。"

  他的电脑上有几十只自选股,他说:"这些股票都是经过详细打分排队挑出来的,进入自选股的股票,观察一段时间后,符合买进条件后才开始买进,打分出来的股票通常也都是中长期的投资机会。"但他又对记者说:"并非买了都会赚钱,人毕竟不是神,也有亏的时候。"

  阮杰的"忘记投资成本法",是他向记者力推的买卖股票办法,他说:"买了股票后,就不要再考虑成本,一旦技术上走坏要坚决卖出,而只要技术上还有上涨空间的就应继续持股,不要考虑已经赚了多少。"阮杰通过多年的操作总结出,这些炒股方法还是比较准确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策略,让他从2000年开始踏上了盈利的征程。

  "在熊市中我们都能取得收益,在这两年的牛市中,只是赚钱更容易和更快一些。"西安的证券界都在流传阮杰已经身价过亿时,他这样回答。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