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基金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
发表日期: 2008-10-09 00:00: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作者: 胡芳
牛市稍纵即逝,熊途前路漫漫。转眼间,跌宕起伏的第三季度已经过去,回首中国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基金市场是最好的见证者之一。股票型基金持续表现低迷,债券型基金逆势上扬,成为描述市场动向的一个风向标。受A股市场低迷拖累,股票型基金三季度的亏损仍然严重,仓位成为决定基金亏损的重要因素。在三季度下跌市场中,仓位较重的基金依然有较大损失。债券市场持续上扬,纯债券型基金获益最多,货币型基金也因稳定的收益在基金市场显现优势。然而,纵观整个基金市场,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寥若晨星,更多的基金荒芜一片,让人唏嘘不已。如此弱市之下,新基金的发行盛景不再,基金人该如何面对未来,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命题
●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的背景下,央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明确体现了调控基调由从控制通胀向支持经济增长倾斜。紧缩政策的放松给债券市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利率的下降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对于追求资产保值及小幅增值的投资者而言,当前的债券型基金基本能满足其投资需求。
●从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政策角度看,未来有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趋势。同时,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下盈利预期继续下调的压力。不过,在持续亏损效应下,市场流动性匮乏,供需矛盾难以迅速扭转,市场产生趋势性转折的时机尚不充分。
三季度基金“成绩单”纷纷出炉。股票型基金持续表现低迷,债券型基金逆势上扬,成为基金市场聊以慰藉的成果。
低风险基金表现抢眼
国金证券三季度报告显示,相对于偏股票型基金的持续缩水,三季度债券型基金表现引人注目,绝大部分债券型基金取得正收益。统计期内57只债券型基金净值加权平均增长2.39%,仅有3只基金净值下跌。
数据显示,三季度债券市场持续上扬,纯债券型基金获益最多,净值增长率显著高于偏债型基金。其中,中信双利基金净值增长高达6.08%,交银增利AB、交银增利C、方达强债A和B、广发强债等基金净值增长也在3%以上。不过,同时参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的部分偏债型基金表现欠佳。
国金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剑辉认为,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的背景下,央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明确体现了调控基调由从控制通胀向支持经济增长倾斜。紧缩政策的放松给债券市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利率的下降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对于追求资产保值及小幅增值的投资者而言,当前的债券型基金基本能满足其投资需求。
此外,表现为正的还有货币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三季度收益稳定,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8%,与前两个季度收益大致相当。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阶段,货币基金收益率与定期存款税后利率及CPI(预期)相比并不具备优势。货币市场基金更多还是呈现活期储蓄的升级替代品种的特点。随着利率的调整以及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的连续走低,货币市场基金预期收益率或将阶段性小幅下移。
股票型基金持续低迷
“几家欢喜几家愁”,受A股市场低迷拖累,股票型基金三季度的亏损仍然严重。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上证指数、深证综指和中小板综指自年初以来分别下跌57%、59%和57%。
国金证券的数据显示,仓位仍然成为决定基金亏损的重要因素。在三季度下跌市场中,仓位较重的基金依然有较大损失。为高仓位所困的指数型基金三季度基金净值平均下跌18%,高于股票型基金的跌幅。其中,深100ETF、中小板基金损失最重,跌幅超过20%。仓位较低的基金继续保持业绩领先状态,混合型基金中荷银预算、盛利配置、兴业可转债等低仓位基金仍然以较低的净值损失排在混合型业绩前十位。
股票型基金中,次新基金表现较好,它们凭借较低的仓位优势,在震荡市场中选择更为灵活,表现相对出色,业绩均处于同业前列。
三季度亏损严重的还有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三季度净值平均下跌13.3%,略低于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同期的平均跌幅。在二级市场上,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总体平均下跌了15.38%,跌幅高于其净值缩水幅度。同时,封基市场成交冷淡,换手率相对前两个季度也有明显下降。在悲观情绪的左右下,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折价进一步加深,目前长剩余期限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达到27%左右,部分基金折价在30%以上,最高折价接近35%。
四季度基金表现如何?张剑辉表示,从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政策角度看,未来有向积极方面转化的趋势。同时,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下盈利预期继续下调的压力。不过,在持续亏损效应下市场流动性匮乏,供需矛盾难以迅速扭转,市场产生趋势性转折的时机尚不充分。
郑重声明: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与爱基金网无关。由于文中陈述文字并未经过证实,爱基金网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读者据此操作,或者向发表本文的机构进行咨询并听取其操作建议,风险自担。